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1节(1 / 2)





  朱琳就说起来了,“可忙了,我现在是校长助理,每天跟着青玉姐后面处理大事儿。”

  朱副厂长点头,聪明人愿意带着闺女在后边学习,这是好事儿。

  “还有,我现在又开始学习了。”也不敢说自己和谁学,担心自己爸接受不了,“青玉姐说了,学好知识了,以后在单位里才能有出息。”

  鼓励学习,这是为孩子好。

  “别人都是要开荒才能学习,我什么都不需要做呢。”朱琳骄傲道。

  朱副厂长听出来了,这是特别照顾了。

  都这么好了,朱副厂长也没啥好怀疑的了。

  要想骗人,也不至于做这些,至于后面回城的事儿,那也还早。

  只要孩子在乡下过的好,没吃什么苦头,还知道学习,那就是好事儿。

  甚至比在自己家里的时候教育的还好。

  朱副厂长看向苏青玉的时候,眼神里都带着感激。不管这位同志抱着什么目的,至少照顾到了他闺女了。然后心里又有些心塞。这看着也差不多的年纪,都是女孩子,怎么自家闺女就不如人家聪明呢。难道是干部家庭更会教孩子?

  吃完饭之后,朱副厂长就用自行车带着两人去机械厂那边。

  朱琳坐在前面,苏青玉坐在后座。

  也得亏两人都不胖。

  不过朱琳坐着还是不舒服,心里还是嘀咕着,以后一定要过上有公务车的日子。这自行车坐着太憋屈了。

  本来朱副厂长就打算帮他们办成这事儿的。毕竟是闺女找他求助。这会儿知道苏青玉对他闺女的照顾,知道闺女在乡下过的好之后,这就更心甘情愿了。

  领着两人到了厂里之后,还一路和苏青玉介绍这机械厂的业务。

  海城西城机械厂,是海城唯一的一家生产农业机械的机械厂。这倒不是说他们落后,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生产设备多,生产技术高,才被委以重任,试着生产这种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力。

  他们有专门的技术员研究农业机械,而且还有从苏联老大哥那边买来的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业机械在全国来说算是领先的了。

  这样的大型机械厂,那就不是朱副厂长一句话能解决的事儿了。

  好在负责接待的人也是副厂长,面上和朱副厂长寒暄了一阵子,还算热心。

  这就是有熟人的好处了,要不然苏青玉觉得自己连大门都进不了,更不用说见人家副厂长了。

  寒暄之后,机械厂副厂长就带他们去看旧的农用机械。

  数量并不多,也就十来台。

  有小型收割机,小型播种机,还有脱粒机。也有苏青玉说的那种安装在拖拉机头上的犁。也有大型的工具,不过大型的比小型的还少。

  副厂长介绍道,“这种小型机器不大实用,这些机械主要是在平原地区使用,大型的使用效率更高。”

  毕竟平原地区一般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当然是要针对这样的地区生产机器。至于其他地区,暂时确实也顾不上。

  苏青玉觉得简直天赐良机。

  红旗公社的地形就不算平坦,路也不算好,大型机器反而还不好用。

  就是这些机器都不便宜。就算是小型的,而且还是二手的。一台脱粒机都要四百多了。一□□回去,全都得掏空了。

  虽然肉疼,可苏青玉也只能咬牙了。

  能买到就不错了,不挑。先拿回去让大伙儿看看这些机器的好处,以后有钱了也能再添置。

  这购买的可是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是生产力。有了生产力,就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苏青玉提出实验机器,看看能不能用。

  “哟,这同志还不信任我们的产品?”

  机械厂副厂长笑了一下,立马让技术员来开动这些机器。

  厂里生产这种机器,那都是又实验的地方的,几名技术员依次演练。

  说实话,苏青玉真是看不中这速度,她见过未来的农用机械,那才是一个人能种几十亩土地的神器啊。

  不过总比人力要好。

  一台机器至少能解放几个人力了。

  特别是犁田用的大铁犁。到时候用拖拉机一拉,在这个时代算的上是开荒神器了。

  不过这铁犁她没准备要,拿着笔简单的画了下来,准备回去让县里机械厂帮着做,更便宜。

  反正这个是最没技术含量的。

  至于其他的,就挑了一台脱粒机,一台播种机,一台收割机。

  其中收割机最贵。就这一台就花了七百。

  三台加起来花了一千七左右。

  这机械也不用苏青玉他们自己来拿,朱副厂长拍着心口保证帮着联系顺路的车子直接送县里去。

  “爸,你这思想觉悟没的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