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将军就吃回头草_79(1 / 2)





  近日,他听说东夷人萨满建议慕容图与北轩人通商,开采出来的煤石磷石都能在北轩卖到不错的价钱。还有西夷人,那群住在沙漠绿洲中的杂毛人,竟用大批杂草藤条与北轩换购粮食盐巴等重要生活物资,他还听说东西两夷甚至打算与北轩递交永世修好的国书。

  顾名思义,国书是指两个国家之间的盟约,他们匈奴人如此强大,有自己王庭和大萨满,却还没敢站出来说已经成立了国家,那两个小部族,怎么就这么大的脸,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父亲,还有东西两夷,他们越来越嚣张,如果咱们放任不管,他们逐渐强大起来,很有可能成为祸患,与咱们争夺整个母妈尔沁草原,逼咱们退回青如之地去。”

  达利单于拍桌子,低矮案几上的酥油茶碗跳了跳,“达骨,不可长他人志气!东西两夷不足为患,而中原人天性胆小,打不过咱们,只会说大国之邦不于咱们这群‘蛮夷’计较,怕他们作甚呢?再者,北轩朝廷多方势力,如今少了蒋氏,正是他们内斗最激烈的时候,咱们怎么可以错过如此好的时机!”

  “可是,北轩人有了那种炸火的武器,咱们损失颇大啊。”达骨对父亲的顽固不化无法,没再直接顶撞,而是提出新问题。

  “派出间客也好,收买中原人也罢,你们必须尽快拿到那个新武器的制造图纸,为安定军心,来年开春,我们必须拥有更多粮食。”达利单于最后作出决定。

  达骨郁闷地退出王庭,正好碰见参加朝拜会回来的齐良图,达骨驻足,在行礼时忍不住讽刺道:“大萨满的预言术真是灵验啊!不知在战胜北轩前,我母族会不会像拓跋部一样,一点点全部死在战场上呢?”

  齐良图拢了拢软皮比肩,似笑非笑道:“达骨少爷说笑了,老夫可不敢妄自预言哪个部族的兴衰。”

  “哼,你给我等着!”达骨狠狠瞪了他一眼转身就走。他需要更多的人支持,决不能让齐良图他们如意。

  第73章 升官发大财

  随着边关捷报纷纷传来,皇帝陛下整日笑得合不拢嘴,当九皇子请旨想到太仆寺学习时,他没像往常那样对九皇子考教一二,而是直接下了圣旨。九皇子也不是真的傻,他在求旨之前见过太子殿下,将赵元嵩想做出大型纺车和水磨的事告之,说自己过去是给他撑腰的。所以,九皇子到太仆寺去学习的事,只有尚书令等老臣表示反对,大多数年轻官员全都赞成。

  赵元嵩手中有图有人,选了京郊半山区一处最适合的地方开工,当然,他事先让九皇子调查这片地区的所有者,正好碰到来朋友庄子做客的昌誉世子,大家都认识,马上得知这片庄子都是昌誉世子朋友的,有昌誉世子帮忙,庄子地契全都到了九皇子手上。

  在回京途中,赵元嵩好心建议道:“九爷,这片地好几百亩,不好全部私有。”三皇子圈地之事刚过,他怕他们的小动作引起皇帝陛下猜忌。

  深知抱大腿绝技的九皇子嘿嘿一笑,亲热搂过赵元嵩肩头:“元嵩最是向着我,不过,放心吧,这片地五成归父皇,三成给太子哥哥,剩下两成你我一人一半。你不是说那种药薯产量特别多,咱们就种那个吧。”

  “谢九爷,九爷睿智。”赵元嵩没想到自己还能分到一成利益,对九皇子的心胸有了全新了解。

  秋收刚过,农户们正闲在家里,听说凉山映月湖镇有招工,家在附近的人纷纷去报名。太仆寺下有军器局,司农寺下有农器局,军器局的工匠擅小机关,农器局下官署更了解农作需求。两局合作之下,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两座大型的水利驱动水磨坊和一座水纺车顺利建成,第一次磨出的是黄豆面,第二次磨出是莜麦面,第三次放了些南方黍米,看着那纯白的面粉被工匠扫进小簸箕里,赵元嵩与九皇子相视而笑。

  九皇子抓起一把细滑面粉,好奇问道:“这要怎么吃?蒸馒头么?”

  赵元嵩玩笑道:“九爷厉害,竟还知面粉可蒸馒头。”

  九皇子诚实道:“哦,我也是碰巧在赈灾时知道的。”那时他所食用的都是精心准备的细粮,而将士与灾民所吃的,是各种谷类放在一起熬煮成的粥,他有尝过,特别剌嗓子。

  赵元嵩点头:“如果可以,咱们全国都建成这种磨坊,百姓们就可以吃到细粮了。”

  “你还没说这些要怎么吃呢。”九皇子认同赵元嵩的话,但他更想知道赵元嵩为何让人特意磨这三种面。

  赵元嵩给周围一众人做了个鬼脸,又对九皇子耸肩:“九爷,这你要问御厨,别问我啊,我只会撒泡尿和个泥。”

  噗哈哈哈,磨坊里传出一片笑声。九皇子也是无奈了,“虽说你纨绔惯了,但在这么多官员面前也得讲究下身份吧。”

  赵元嵩不可置否。

  赵元嵩不会做无用之事,九皇子太过好奇,私下追问他。赵元嵩只好悄声告诉他,“九爷,我想做一种更扛饿,更易储存的干粮,方便将士们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