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之沈王爷_92(1 / 2)





  如此大规模的难民,沈和熙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前刚去敦良城的时候,那边的人虽然生活困苦,但比起这些难民来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老师,怎么会有这么多难民涌向永安城,他们为什么不南下,南方没怎么打仗,那边的粮食肯定比永安城多。”

  令狐正叹了一声气说道“他们已经走不去南方了,如果朝廷在不放救济粮,这些人怕是连冬天都熬不过去。哎,也幸好这是冬天,如果是在春夏,那些饿死的人来不及处理,很容易就会引起瘟疫,到时整个永安城就危险了。”

  “这个时候,我就是想从敦良城运粮食来,怕是也来不及了。也不知道寒哥那里怎么样,国库内能拿出粮食来帮这些难民度过难关吗?”沈和熙担忧的问道。

  “如果从江城运粮上来,也就七八日的路程,可现在就怕江城那边不想出粮。”令狐正说到。

  “国家有难,小小一个江城还敢抗旨吗?”

  “只要他们不想,有的时候就连皇上也是没有办法。”

  ☆、 第100章 第一百章

  江城是南方最大的城池,其繁华程度并不比永安城差。他临江而建,方圆百里之内全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每年朝廷上交的粮食,排名第一的永远都是江城。

  永安城闹难民,李柏寒想要从江城掉粮也在大家预料之中,江城那边的吴太守也是满口答应,马上安排粮食进都城。可眼看着年关将至,这北上的粮食却是一车都没送上来。

  李柏寒气的直接把手里的奏折甩在了桌上,“这吴大江,不想活了,竟然敢阴奉阳违,迟迟不运粮上来。”

  “皇上息怒,今年夏天的时候,太上皇就让江城那边运粮北上,开始说是先运两万斤粮食,后来又推脱没有那么多,几次三番下来,最后运到南城的粮食只有不到一万斤。我估摸着吴太守都敢跟太上皇明着玩阴的,皇上这里他更加不会放在心上。”永庭侯淡淡的说道。这话他是想了半天才说得,实际情况只有比这更坏。

  江城的吴太守根本就没把新帝当回事,一个母家早已经被诛了满门的皇子,就算当上皇帝也是不足以让他听命于他的。想要他的粮食,得拿出点实际本事来。

  吴太守想通过这事试探李柏寒,如果他送上去的粮食晚了,少了,李柏寒也没怎么着他,那以后他的日子就自在多了,根本不会把他当回事。如果他因此事发难于他,他也是不怕,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守,永安城内还是有些关系的,那些跟他在一条船上的人自然会保他无事。

  这就是为官的,不管离着多远,他们之间都分了好多派别,派别内又是千丝万缕。李柏寒刚回永安城对这些,虽有耳闻,但并不是特别清楚。倒是一直住在永安城的永庭侯知道的比他多。

  现在毫无疑问永庭侯是站在李柏寒这边的,他把朝廷里几个派别给李柏寒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又把吴太守的为什么敢如此大胆的原因说了个明白。

  “舅舅此事实在是拖不起,今晚我就派人去江城,我不管他吴太守是那一派的,敢耽误我的事情只有一个下场。”李柏寒冷冷的说道。

  如果换做是平时,他也无所谓了,他刚登基,下面臣子探他虚实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永安城外几万难民都要饿死,冻死了,他们还不分时候的来跟他玩虚的,他可就不那么好说话了。

  李柏寒不是李嘉悠,心慈手软,就是心有抱负,也是瞻前顾后,想这想那。敢惹怒他,就要尝尝他的怒火是什么滋味。

  三日后,南方传来消息,江城太守积劳成疾突然抱病身亡,新帝感叹吴太守为了筹备粮食操劳过度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当日就下了旨厚葬了吴太守,转而提拔了他一名手下当了太守。

  十日后,三万斤粮食紧急调入永安城,在除夕前永安城外的难民们终于能每人喝上一碗稀粥。

  李柏寒的雷厉风行和不安常理出牌的性子,把前朝的官员全都砸懵了。他们这是找了个什么皇帝,不安他的意思来,直接一刀咔嚓了。难道不应该是把调集粮草的事情拿到早朝上讨论吗?等各大家族势力商量好后,在做决定,到底是从哪里调集粮食过来,调集多少粮食过来吗?

  怎么到了他们新帝这里完全变了样,我要粮食你不给,那你不要当官了,这命也不要了,反正想要给他干活的人多了去了。像吴太守这样的,是少一个不少,多一个不多,他们新帝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还好正好遇上除夕,前朝也都放假了,要不这些朝臣真不知道他们的新帝是不是会因为此事铲除一些不怎么听话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