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1 / 2)





  萧清韫继续整理里面的东西,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27枚银元,各种头像的都有,这是萧爷爷从“萧清韫”三岁起,每年过年发三枚作压岁钱的。里面还有27枚铜钱,两枚宋代的,5枚明朝的,剩下的都是清朝的。这些都是苏家外公知道箫爷爷的做法后,不甘落后专门找来给“她”发的压岁钱。想着两位老人的做法,萧清韫不禁莞尔。

  一个大些的酸枝木盒子,里面装着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和一些颜料,这是开始学书画时外公送的。一个巴掌大的小叶紫檀首饰盒,打开,里面装着一块羊脂小玉佛和一个羊脂玉平安扣,玉佛吊坠是小时候有一年过生日外婆送的,平安扣是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戴上保平安的。自从大运动开始,家里人就让收起来,没再戴过。

  一个手帕,里面包着钱。当初下乡时,“萧清韫”把从小到大存的钱和妈妈留下的400多块现金、票全带上了,一共900元左右。数一数,还有669块6毛7分钱。

  木箱子的角落里,整齐的放着十几封信,大多数信封里都是50元,有两封里是60块,有一封装着350块。这些都是那位父亲寄来的,每三个月一封信,50块钱和一些票,过春节的那一月会多10块,票也会多一些;每半年寄一些衣服或是布料,一些吃食。“萧清韫”之前只用了票,钱还在信封里,衣服、布料直接被压在大木箱最底层,吃食分给了知青点的知青们。

  对于“她”以前的做法,萧清韫不做评价,不过,现在的她才不会客气呢,不要白不要,而且,这也是他作为父亲应该的。额,18岁好像成年了,恩,她还结婚了。不管了,他要给,她就敢收。

  萧清韫把信封里的钱全部拿出来,数一数,770块,今天12月26号了,估计过不了两天还会收到60块,不错不错,够给穆卫军买劳力士的钱了。

  萧清韫把木箱里的钱都拿出来,走到里间。数出500块,和之前的2500块放到一起,找了块布包着,放到立柜里的带锁抽屉里。她不打算存起来,存银行还不如用这些钱去寻宝,或者等大运动结束了,到蓉市买房。

  剩下的939块6毛7分钱,也放到带锁的抽屉里,等下次去县城的时候给穆卫军买下那只劳力士,余下的300元左右加上渣爹寄来的钱和以后穆卫军寄回来的工资,完全够零花和去废品站淘宝。

  回到外间,从木箱底部夹层里,摸出一把扁平的精美铜制钥匙。这钥匙是开皮箱上那把铜锁的。

  皮箱是母亲临终前嘱咐“她”好好保管的,里面装了外公、外婆和她自己留给“萧清韫”的重要东西,让“萧清韫”18岁成年了再找个没人的时候打开看。“萧清韫”刚满18岁三个月,之前在知青点一直没找到机会打开箱子,萧清韫决定现在就打开,她也好奇里面装了些什么。

  萧清韫把铜锁取下,轻轻地放在一边,这东西估以后也是古董,恩,可不能损坏了。打开箱子,里面装着几个大小形状各异的木盒,每个盒子上都有一把小铜锁。萧清韫眨眨眼,没看错的话,这些木盒都是名贵的小叶紫檀或南海黄梨花打造的。

  萧清韫正准备找出钥匙,却在两个木盒的夹缝里看到了信封。取出来一看,是两个信封,都没有拆开过,一封写着“孙女萧清韫亲启”,一封写着“女儿萧清韫亲启”。很明显,这是外公和母亲留下。

  萧清韫先拆开母亲留下来的信,很短,只有半页信纸。看完后,萧清韫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这封应该算是母亲苏安给“她”的道歉信,原来,苏安早就知道“她”父亲萧斌背叛家庭并有一对子女的事情。因为,那位他们家庭的破坏者,是苏安读师范时的大学同学兼好友赖娥。赖娥出生农村,但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还是一个长相艳丽的女生,一直是非常自信的,与人交往也是很热情开朗,这些都让性格内秀的苏安对她很有好感,两人就成了闺蜜。苏安对赖娥的帮助颇多,却没想到最终背后捅她一刀的也是赖娥。

  在苏安生下“萧清韫”不久,赖娥就找到了苏安,告诉苏安她和萧斌真心相爱,她已经生下龙凤双胞胎,求苏安成全。

  苏安遭到丈夫和好友双重背叛,心情抑郁,她爱着萧斌,不敢质问萧斌,不敢告诉父母,因为她不想放手。苏安每天在对萧斌的猜疑和怕萧斌抛弃她的惶恐中度过,即使萧斌似乎对她更好了,她却又因心中的刺总是和萧斌发生冲突和冷战,夫妻关系逐渐冷淡,对生下的女儿自然不太上心过。

  后来,她发现萧斌似乎对女儿很喜欢,为了重新挽回丈夫的心,修复夫妻关系,才开始关心女儿,不过还是想着,如果是个男孩儿,说不定萧斌更喜欢。

  直到家中三位长辈去世,面对婆婆的发难和形同陌路的丈夫,苏安才发现自己错了,她开始真心关心女儿,但已经力不从心。

  苏安最后说,如果时光倒流,她会真心疼爱女儿,与萧斌好聚好散。她不求女儿原谅,因为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她留下的财产,算是给女儿的嫁妆,希望女儿不要拒绝,她会在天堂保佑女儿幸福。

  萧清韫不知道是该同情温婉、有才华却看不透“情”之一字的苏安,还是该可怜自以为母亲很疼爱“她”的“萧清韫”,只是想着,还好“萧清韫”没有打开皮箱,不然“她”该多失望和伤心。

  第二封信要长一些,有一页半信纸。快速浏览了一遍,萧清韫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位外公是真的心疼和宠爱“她”的。

  这封信更像一份遗嘱,苏家外公似乎预料到自己女儿苏安活不长久,因此,他把苏家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外孙女。

  首先是房子,京城的二进四合院祖宅和蓉市的二层楼小院子,苏家外公都已经改在了外孙女的名下,相关资料都在箱子里。

  其次是当初苏家外公外婆逃出来时带着的东西,建国后隔几年回京城老宅带来蓉市的,以及他们陆陆续续添的些比较珍贵物件,有首饰,也有字画。都在这个皮箱里。

  最后就是留在京城老宅地下室里的苏家传家之物和留作后路的东西,而进地下室的方法,在“萧清韫”10岁那年和外公外婆去京城老宅时,已经告诉过她。

  苏家外公说,他知道外孙女对学医不感兴趣,且也没天分,当初让“她”学泡祖传药酒已经看出来了。只希望以后的曾外孙能有一个学中医的,如果没有也不强求,苏家留下的医术、方子和笔记,或捐或送或留着传家,都任凭外孙女处理。

  不过,苏家外公特意提到一张药方,希望外孙女能郑重处理。那是苏家经过几代名医的努力才研制成功的祖传之药。按照药方制成药丸,能内服,也能用温水调成浆糊状外敷,对内伤外伤都有着奇效。最重要的是,需要用到的药材却都是一些很常见的草药,是非常适合大批量制造的。

  这张药方就是苏家灭门的根源。当初侵略者就是得到消息,想要抢夺药方,但没有从苏家人口中得知药方下落,才将苏家灭门,也将苏家财物一扫而空。敌人不知道的是,当初苏家出事的那个大宅子,是苏家搬过去才不到40年的新住处,极少有人知道苏家祖屋还在,都以为已经拆除了。而苏家真正的贵重之物和留作后路的财产,是存放在祖宅地下室的。

  这张药方是苏家几代人呕心沥血研制出来的,它为苏家带来过荣耀和财富,也使得苏家灭门。但无论如何,这张药方对国家特别是军队,有着重大意义,决不能流落出去。

  苏家外公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希望外孙女能找个恰当的时机,把药方献给国家吧!在献出去时,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在外人看来,京城那个世代行医的苏家已经被灭门了,只要保密一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定要把研制这种药的几位苏家先辈的姓名生平,以及苏家满门为保护药方而灭门的事迹一并报上去,不要让苏家湮没在历史中,谁也不记得苏家的贡献。

  到快结束了,苏家外公才简单说了萧斌的事情,预测到苏安一过世,她祖母白雁白老太太就会接回那母子三人。并且,会为了遮丑而编造事实,最可能就是白雁和萧斌之间的丑事,是在萧斌婚前两人情不自禁做下的糊涂事,很可能会把原本早产的双胞胎说成是足月生产,甚至改大双胞胎的生辰。

  如若那母子三人老老实实地还好,若是兴风作浪,危害到外孙女,就让外孙女把这个把柄拿出来,证据可以到陵绛县县医院找古老医生拿。

  当年赖娥生产后闹事,是苏家外公和萧家爷爷一起到陵绛县医院处理的。

  苏家外公与古医生一见如故,成了知交好友,当时就拜托了顾医生保存着赖娥的检测记录和生产日期。

  如若还要找证人,也可以到赖娥工作所在的陵绛县三中高中部去找,赖娥怀孕后自以为能进萧家,行事不加收敛,有很多女老师都与她相处的不好,虽不知道赖娥插足他人家庭且未婚生子,但都知道赖娥是工作快半年才显怀的。

  读到这儿,萧清韫皱眉,赖娥竟然就是陵绛县的,还真是“猿粪”。

  最后,萧家外公希望外孙女不要执着于上一辈的恩恩怨怨,找个可靠的人嫁了,过好自己的生活,要让自己过得幸福。只有这样,外公外婆在地下才会欣慰。

  萧清韫认认真真地读完信,眼前已一片朦胧。苏安的疼爱是将“萧清韫”当做一种“工具”,萧爷爷的疼爱带着一种补偿,只有苏家老两口的疼爱,才是真正的疼爱。

  苏家外公将整个苏家都给了“萧清韫”,就这一举动就说明了所有。更别说,他在十几年前就想到了保留证据,寻找证人,为“她”将来可能遇到的麻烦提供应对之法。

  萧清韫想,“她”是真的很幸运,有着疼爱“她”到如此地步的亲人。现在“她”与他们团聚了,应该也很幸福吧。

  萧清韫暗下决心,她一定会完成外公的心愿,不让苏家在历史中销声匿迹。在自己的下代中,选出一个把苏家“杏林世家”的名声延续下去。下代选不出,就在孙辈选。

  第8章 融入

  整理了下情绪,萧清韫从箱底才摸出一串钥匙,对应着把这些盒子上的小铜锁一个个打开。等所有的锁都开了,萧清韫放下钥匙,准备开木盒。

  拿出三个明显是装字画的木盒,小心地将卷轴一一展开,其中一幅就是《冬蝉》图。另外两幅,一幅是齐白石画的《松鹤延年》图,这张图装裱的很好,保存完整。另一幅是一幅磅礴气势的《万里山水》图,不知道是谁画的,不过看起来有些年代了,纸张很像宋朝的宣纸,如果真的是的话,即使不知道谁画的,也是有收藏价值的。

  将三幅画小心装入盒中锁好。将里面最大的一个木盒抱出来,打开一看,最上面的是一个存折,下面装着书籍纸张,这应该就是外公留下的医书方子。

  把存折放到一边,将里面的书籍小心地翻了翻,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明朝杨济时的《针灸大成》、高武《针灸节要》、清朝邹润安的《本经疏证》,这四本都是当时的手抄本,上面还有一些笔记。不说其中的医学价值,就书籍来说,已经是很有价值的古籍了。

  除开这四本书,还有四本。一本是《苏家药方录》,应该是抄写的苏家全部方子。翻开一看,第一个便是苏家祖传药酒的方子。苏家的药酒,对滋养身体、治疗暗伤有着很好地调养作用,长喝能延年益寿。

  另三本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线装册子,很新,应该是外公记录笔记的。翻开看来一下,其中两本都是外公行医笔记和心得。剩下的一本写的是苏家极为先辈的生平贡献及苏家遭遇,册子中还夹杂着一张药方。看来,外公一切都准备好了,自己只要等个机会,把这个册子和药方献上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