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1 / 2)





  不过河面上倒颇为冷清。

  姜漱玉小声嘀咕:“奇怪。”

  韩德宝连忙解释:“年前就已经打春了,天暖了,这河面也没冻住……”

  “河面上为什么没灯?”姜漱玉好奇地问,“我看这边都有的。”

  “啊?”韩德宝甚是意外,淑妃娘娘怎么问这个问题?他回答:“放河灯是中元节的习俗。所以河边有灯,河面上没有。”

  “哦……”姜漱玉瞬间反应过来,颇觉汗颜,“是我忘了。”

  她在山上待了十六年,那些年不管过什么节日,都由着师父的性子来,过得很随意。有些风俗,她也没能彻底搞明白。这下可闹笑话了。

  “你想去看台上看看吗?”赵臻忽然问,他停顿了一下,“其实这看台,比起灯楼,还差很多。”

  此时看台上站了不少人,远远地能听到不少欢笑声。

  韩德宝也道:“这是民间百姓临时搭建的看台,等上元节过了就拆了,自然不能与灯楼相比。不过是看个新鲜。”

  “那就去看看啊。”姜漱玉笑了笑,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小月河。

  小月河没有冰封,怎么才能失足落水、尸体不见呢?岸边那么多看客,真有人落水,估计不一会儿就会被救上来了吧?

  苦恼,真苦恼。可能、大概、也许真的要走郑握瑜的路了。

  等姜漱玉与皇帝、韩德宝等人一起走向看台时,她仍在考虑着借水逃走的可能性。

  这临时搭建的看台高也大,虽然质量未必很好,但是视野极佳。站在看台,能将周围花船的场景尽收眼底。

  不过这看台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上的。上台之前,每人需交三个铜板。

  “要交钱啊?”姜漱玉心中暗暗称奇,心说这人还挺有商业头脑。她还以为这看台是百姓自发搭建,是免费的呢。三个铜板也赚不回成本吧?

  韩德宝直接给那个看不清脸的小厮一大把铜钱,请皇帝和淑妃娘娘登上看台。

  就因为每人需交三个铜板,所以这个视野颇佳的看台上的看客并不算多。

  除了他们一行人,还有二十来个人,丝毫不显拥挤,就是有那么一点点冷。

  姜漱玉看着花船上正在表演喷火的人,转了头问皇帝:“你知道他喷火的原理是什么吗?”

  “什么?”

  “这是因为……”姜漱玉话未说完,神情急变。

  她清楚地闻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气味,和她平时泡温泉时嗅到的硫磺味道,相似而又不同。她耳旁仿佛有一道惊雷劈过,一个念头猛地浮上脑海。

  与此同时,看台上一个小女孩手中的灯笼掉下,蹭的窜起火光。

  姜漱玉来不及多想,一把抓住了皇帝的手:“你快跑!”

  ※※※※※※※※※※※※※※※※※※※※

  啊,有点意外,我以为这章就能走了呢。

  其实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

  第43章 死遁

  这是火.药。

  短短数息间, 姜漱玉脑海里闪过了许多念头。

  她终于想起来了,为什么原文里郑握瑜在上元节借着冷宫大火逃走时,皇帝没有彻查追究。是因为那个时候,宫外也出了事。

  她甚至听到了“滋啦滋啦”火线燃烧的声音。

  “阿玉!”赵臻微惊。

  到了这个时候,姜漱玉已经无暇去考虑是否要遮掩武功了。她一手拎着赵臻肩膀,另一只手则拽了韩德宝,巧运内力后, 直接朝岸上丢去。

  这变故来得突然。

  赵臻尚未反应过来时, 人已被丢了出去。

  而姜漱玉则又一把揪了数人, 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统统往岸边扔, 同时高喊:“快跑, 有炸.药!”

  这个看台上藏满了火.药, 小女孩儿失手掉落的灯笼点燃了火线。

  她恼恨自己为什么不能记住书里的每一个细节,也遗憾自己手速还不够快。看书时,对于和主角不相关的情节, 她都不太在意。可真正亲自经历的时候, 她无法忽视,因为这是一条又一条的人命。

  ……

  赵臻刚一落地,就暗说不好, 他大步上前, 却听“砰”的一声巨响, 火光瞬间将看台吞没。巨大的恐惧与不安笼罩着他:“阿玉!”

  惨叫声、炸裂声、哭喊声、呼救声……种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好好的赏灯, 忽然出了这样的变故,原本热闹的小月河畔立时一片混乱。

  赵臻瞳孔骤缩:“阿玉!”

  他不顾每走一步都会发痛的腿,穿过人群往看台而去。

  韩德宝大惊失色,死死拽住他的胳膊:“您不能过去啊!那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