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十三





  如果林家森不是在多年前就告诫关棠,什么人都可以做掉,唯独不能做掉警察,那么现在的丁阔就已经是个死人了。

  关棠是个喜欢追求刺激感的人。但他和别人追求的刺激感不一样,他是个很奇怪的人。甚至比孙异还要奇怪。

  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一个通缉犯,因为像他这种人,本身就对离群独处和亡命天涯有一种强烈的刺激感。

  这本是多年以前就养成的一种可怕而痛苦的习惯。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怕死,关棠也一样。所以他在年纪很小的时候,第一次用半截砖砸在了一个同龄人的额头上,看着哭哭啼啼的对方脸上模糊的鲜血,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替对方医治,而是想到了对方可能会死,意识到了自己可能会出现不小的麻烦,遭到别人的报复。于是他惊慌失措的跑回了家。

  十来天后,被他打伤的那个同龄人额头上的伤快好了,他的父母也给人家赔礼道歉,破费了一些钱财,他才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在这之前,他一直都躲藏在自己的家里闭门不出。

  不过在这之后,他还是遭到了他人的报复。他被几个孩子拦住,额头上同样被曾经被他打伤的那人用砖头砸的几乎破相。

  如果从那时候他意识到这是来自冥冥之中的一种自然与必然的反弹效应,他以后就会多加收敛。

  可惜他没有意识到。相反,他很生气,很郁闷。在一个合适的机会,他把那个和他冤冤相报的对方逼到墙角里,痛打,辱骂,质问对方以后还敢不敢找他报仇。那一次,那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同龄人是真的怕了,卑微恐惧的向他下跪,并表示以后再也不敢了。

  不过关棠后来还是很担心对方会复仇。无论他走在任何地方,总是会想到对方会不会突然带着几个人拦住他的去路。这种想法对于关棠来说很刺激,同时,也让他在无形当中的潜移默化中练就了一种风声鹤唳的机警。

  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只是把黄赌毒视为惑人心智,使其上瘾,遗害终身的禁区,打架斗殴却好像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可是对于关棠这种人来说,打架斗殴和“黄赌毒”一样,也是一件会疯狂上瘾的事情。

  不过关棠的另类之处在于,他的性格简直太孤僻了,他没有朋友,没有伙伴,每当和别人打架的时候从来都只是一个人。但他却很少吃亏。

  他就像是一头孤独的野狼,凶猛起来不要命,狡猾起来也是让最狡猾的狐狸都望尘莫及。很难说这是他的天性,更多的是来自他对自己“后天”的培养。

  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一个人的身体,那么关棠这种人,应该就是这个社会的恶性毒瘤。他擅长蛰伏,潜伏,伪装自己,胡走乱串,而且不易被消灭。很多器官因为他的出现而岌岌可危。

  林家森进了监狱,他并没有去监狱看他,却已经接到了林家森给予他的秘密任务。当然,这只是一种只有遇到极端危险的时候才会出现的相当于摩斯密码之类的暗语,不过和摩斯密码相比,要显得尤为拙笨不堪。两人之间的传话者是林家森的司机。

  此时的丁阔,正在反复监听着林家森对他的司机讲的一句话:“那个叫骆晨的律师真的很有两下子,他的爸爸也是个律师,我们也可能还是老朋友,找个可靠的人打听一下,他到底住在省城的什么地方,要当面答谢一下,顺便打听一下他的爸爸是谁。”

  丁阔虽然表面大大咧咧的,但他骨子里其实是个很敏感的人,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得了到现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讲的抑郁症。然而,即便是他不敏感,他也能听得出――林家森的这句话绝不是什么好话。

  首先骆晨的确很有两下子,但林浩非并没有因此获利。其次林家森刻意提到了骆晨的爸爸。并且在短短的几句话中不止一次提到。

  ――林家森说,骆晨的爸爸也是个律师,这句话从监听电话的资料可以得知来源,这是骆晨在临走前告诉他的。但是随后他说了――“我们可能还会是老朋友。”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老朋友”到底何许人。最后他又说,顺便打听一下骆晨的爸爸究竟是谁。

  丁阔是这样想的,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听得出这句话里的玄机吧!――那就是,辩护律师骆晨接的这件案子跟他爸爸有什么关系?如果真有什么关系,骆晨到底会不会大义灭亲,在法庭上把林家森将他捆在椅子上羞辱他的视频在法庭上公布还在模棱两可中。

  一个大胆的推测在丁阔的脑海中渐渐生成――林家森或许已经意识到,骆晨的本质,其实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复仇者。并且林家森已经通过他的司机向外界的“可靠的人”传话,要调查骆晨究竟有些怎样不为人知的背景,尤其是他的父亲。

  并且这个可靠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关棠。

  其实早在丁阔反复推敲案情,分析林家森的监听电话录音之前,他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奇怪的预感以及猜测,即是,骆晨是个心里有“鬼”的人,所以他丁阔才想要迫不及待的把关棠以涉嫌杀害记者李兆的罪名关押控制起来!

  因为在他看来,破案是警察的事情。如果罪犯也想要破案的话,那只能是出于自身利益,这对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执法者也是不允许的。

  但是,在丁阔的推理之中,也的确存在让他疑虑重重的地方,那就是骆晨是在张迅出事后才从省城来到这座城市的,那么在这之前,所有看似顺理成章的契机和巧合到底是谁帮他铺平道路的?

  从现有的线索以及证据来看,这必定是那个女扮男装的“热心人士”。暂且把这个所谓的“热心人士”到底何许人,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有关于林家森和梁四海当年的苟且之事另当别论。――现如今摆在丁阔面前的疑点是,林家森又怎么会偏偏找上骆晨这个“冤家”?

  骆晨到底又是谁介绍过来的?

  关于这个问题,丁阔问过林家森,但是林家森只是说骆晨是省城律师事务所介绍过来的。显然,林家森在对丁阔有所隐瞒。省城的律师事务所那么多家,辩护律师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空间,为什么就偏偏选中年轻的骆晨,这是一个概率很低的问题,大概只能出现在《失控的陪审团》里那种无巧不成书的电影情节里。

  至于林家森为什么要对他隐瞒,丁阔已经隐约察觉到恐怕拆穿了西洋镜对于林家森来说并不意味着是什么好事。

  难道会是林家森公司的那个法务凌客川?丁阔的脑子里忽然冒出这样一个奇怪的想法。

  凌客川早年政法学院毕业,认识很多律师界的专业人才,况且为林家森的公司服务多年,而骆晨又是那么年轻的一个毛头小伙,由他介绍给门外汉林家森,林家森应该会很容易接受的。

  但是,这样一来也是说不通的,如果说是凌客川是骆晨的牵线人,那么,他势必也和“热心人士”以及骆晨三者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关系,是“复仇者”的利益共同体。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作为一个把握公司生存命脉的法务,凌客川如果和林家森有仇的话,他应该有很多机会扳倒林家森的,可是林家森正是在他的帮助下,逐渐让公司步入正轨,成为全市首屈一指的大公司!

  丁阔觉得似乎这样也不太可能。

  他通过省城特殊渠道,得来了关于骆晨的这样一份简历。让他惊讶不已的是――骆晨哪里有什么做律师的爸爸,他分明是一个从省城一家孤儿院长大的孤儿!

  但是骆晨为什么会跟林家森说――他的爸爸也是律师。

  可以肯定的是,骆晨说这句话,必定事出有因。因为他并非是一个神经病,也没有得妄想症。

  ――骆晨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故事?

  不过从丁阔手中现有的资料来看,似乎骆晨的身世从表面来看,好像并没有和这座城市扯上什么关系。

  ――他的背景里还曾提到,他还有一个小名叫“豆豆”的妹妹,不过妹妹在八岁那年被本市一户乡下人家领养走了。

  骆晨和他这个叫“豆豆”的妹妹,在还没有投奔孤儿院的时候,靠沿街乞讨为生,孤儿院曾经对这对兄妹的背景做过调查,但两兄妹并未详细的说出自己究竟是哪里人。二人只是用含糊不清的稚嫩声音解释道,他们来自很远的地方,因为家乡发大水了,所以跟随父母逃荒过来。

  那一年,刚好是1998年。也就是南方多个省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那一年。